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001089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是经上海市卫生部门批准,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医院专科特色突出、专家阵容强大、技术力量雄厚,实行多学科或跨学科联合会诊制,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AS
肿瘤
卒中
感染
出血
脑卒中
脑血管病
高血压
脑梗
中风

发布了文章

院校合作双向赋能│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一行来院参访

5月17日下午,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院长陈宁率领办公室主任冯蓓佳、老师赵晗及第二届脑科班学生等一行近30人莅临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参观交流。蓝生脑科医疗管理部护理培训主任唐秀花、医疗管理部副总监杨丽萍等公司领导,医院院长项耀钧、总经理兼书记朱敏、副院长潘耀良、护理部主任张秀娟等接待陪同。唐秀花主任主持活动。▲ 齐聚一堂,畅叙情谊  2022年12月,邦德学院与蓝十字签署产教融合院校合作战略协议,蓝十字成为邦德学院临床教学基地。近两年的时间里,双方坚持“医教协同、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原则,共同制定专科护理定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及考核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等,开展了深入务实而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期间,邦德学院开设了“脑科班”,首届脑科班共计16名学生在蓝十字顺利完成了见习课程。  基于首届脑科班学生的良好影响,第二届脑科班也顺利集结,人数比首届增加近一倍。本次邦德学院护理学院院长陈宁率队再次来访,主要就学院第二届脑科班学生7月来院见习相关事宜展开交流,续写院校合作、双向赋能、共育专科护理人才的新篇章。▲ 潘耀良副院长作医院介绍  活动伊始,副院长潘耀良就医院概况、发展历程、团队建设、学科规划、设施设备、优质服务、荣誉资质等进行介绍,展现医院如何秉持“德信为本、精医于民、责任担当、追求卓越”理念,致力创建一所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脑专科医院。▲ 项耀钧院长致欢迎辞  随后,院长项耀钧致辞,代表医院对邦德学院师生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与邦德学院缔结合作的初衷及展开良性联动的点滴,唤起美好回忆。项院长介绍,蓝十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两次通过国际JCI认证、两次获评“三A五星”医院;坚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以“加强专科护士培养”为重要抓手,持续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为更好地提升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了科学的专科护士培养机制,组建了优质的教师队伍,精心备课、用心研磨,并在一次次试讲、反思、优化中反复精雕细琢形成优质教学课程。  项院长强调,脑专科护理具有专业性强、治疗多、难度高、挑战性大等特点,虽然会很辛苦,却也最能锻炼人及获得无以言状的成就感。他给予邦德学子温暖有力的寄语:希望同学们保持自律,不忘初心,做好吃苦的准备,早日学有所成。大家教学相长,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参观医院党建走廊、文化墙及荣誉墙  紧接着,邦德师生在医疗管理部护理培训主任唐秀花的带领下,参观了医院党建走廊、文化墙及荣誉墙,在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中,共同感受医院的变迁更迭,共享医院发展的喜悦。▲ 深入医院特色科室参观  此外,在医疗管理部副总监杨丽萍及医院护理部干事何琼琼的带领下,邦德师生兵分两组,深入医院手术室、神经内科8A病区、7A病区、4A病区、康复科、门急诊、高压氧科、DSA介入手术室等特色科室实地参观。在各科护士长/主任及业务骨干等的接待下、讲解中,邦德师生走进病房、走近患者,直观感受分级护理、专科护理的高标准、严要求及移动护理的便捷,仔细了解医院优质服务的内涵及精良设施设备应用等。▲ 医疗管理部护理培训主任唐秀花讲话  参观结束后,医疗管理部护理培训主任唐秀花讲话,表示,相信邦德学子们通过本次参访,对蓝十字有新的认识和感知,为7月的见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同学们见习顺利、前程似锦。▲ 合影留念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作为邦德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对专科护理专业临床教学工作高度重视,与学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良性互动。今后,医院与邦德学院将继续同心协力、携手共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能力、培养更多的专科护理高质量人才而共同努力。

发布了文章

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医疗品质︱2024蓝十字大讲堂第四期顺利开讲

5月16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大讲堂第十一期(2024第四期)顺利开讲。3A神经内一科主任周君、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刘占卿分别就“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与“腰椎穿刺术”两个主题进行了精彩讲解。  医院副院长潘耀良出席本次大讲堂,医务科科长朱细海主持活动。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医护骨干百余人在线上线下踊跃听讲。▲ 医务科朱细海科长主持大讲堂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环境噪声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人面临着包括失眠在内的各种睡眠问题。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  3A神经内一科主任、睡眠障碍专病门诊专家周君,结合最新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介绍道,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周君主任正在讲课  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如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  随后,周主任分别从失眠的分类、临床评估与诊断、具体诊断标准、治疗等方面,结合自己临床实际诊疗经验,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尤其在失眠治疗方面,从总体目标、干预方式、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综合干预以及传统中国医学治疗等方面,以指南为基础,一一作详细讲解。  “老年患者如何用药?”、“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用药时应注意哪些风险?”、“如何正确对患者开展睡眠卫生教育?”……周君主任专门针对脑科医院患者的特点,让大家对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简称“腰穿”)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腰穿具有简便易行,创伤较小等优点,但如果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严重时甚至可危及患者安全。  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刘占卿先后就脑脊液的基础知识、脑脊液检查临床应用(如CNS感染性疾病、CNS自身免疫性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白血病/淋巴瘤、脑膜癌病等)、腰穿的适应症和常见并发症等,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刘占卿副主任正在讲课  “穿刺针置入后患者有单侧下肢麻或张的感觉是怎么回事?”、“腰穿针碰到疏松的软组织,没有脑脊液如何处理?”……刘占卿副主任结合临床实际,通过多个生动的具体案例,将腰穿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图文并茂地进行了交流分享,让大家获益匪浅。  一个多小时的大讲堂,搭建起了一个学术氛围相当浓厚的交流平台,全院各临床科室负责人带头,年轻骨干医生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积极投身参与,这让副院长潘耀良特别感慨。▲ 潘耀良副院长讲话  他表示,在医务科等职能科室的精心筹划,临床和其他职能科室积极参与下,大讲堂活动已成为医院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活动紧跟学术热点、科研前沿,贴近临床需求,为大家搭建起良好的学术研讨和交流的平台。期待通过后续持续开展活动,激励全体员工在学科建设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为打造学院型医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发布了文章

全民营养周︱饮食少油健康“加油”神经内科周君主任提醒:过量摄入脂肪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

全民营养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措施。中国营养学会在第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确定每年的5月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今年5月12-18日是第十届全民营养周,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可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等,主要来源于烹调油和畜肉。《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膳食总脂肪人均摄入量为79.1克,其中烹调油和畜肉脂肪的贡献率分别为53.4%和24.3%。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神经内科周君主任表示,长期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肥胖主要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过多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病理过程。  超重肥胖者由于机体长期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容易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都是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具体表现为:  1.心肌功能受损  心肌细胞周围堆积的脂肪会干扰其正常代谢和功能发挥。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长期可引起心功能不全。  2.血脂异常  脂肪过多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血管内斑块形成,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3.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在动脉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是由于脂肪过多引起的。该病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  4.冠状动脉疾病  脂肪过多可能使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影响血液供应,进而诱发冠状动脉疾病。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5.高血压  脂肪过多会引起机体炎症反应,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间接导致血压上升。而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显著增加卒中发生的风险。  饮食少油健康“加油” 请收下这些“减油”建议  在百姓餐桌上,油脂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日常我们该如何才能正确合理地做到饮食少油,为健康“加油”呢?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注册营养师徐海云表示,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烹饪美食必不可少的主角,“饭菜香不香,就看油放得多不多”。但过“油”不及,摄入过量或食用劣质油,可增加饱和脂肪酸等的摄入,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负担和隐患。因此,最好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譬如: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榄油(推荐凉拌)等。  徐海云表示,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能帮助降低血清胆固醇,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著名的循证医学数据Cochrane于2020年发表的荟萃分析纳入了1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项对比试验,收集分析59000多名参与者的数据显示,少吃饱和脂肪酸2年以上,可以使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降低21%。▲ 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  她结合中国营养学会关于中国居民“减油”核心信息,给出了如下建议:  1. 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平均摄入量已超出推荐量的1/3。减油的重点在于减少烹调油。  2. 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建议选择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煎炸,减少油的用量。  3. 不同烹调油的营养构成不同,多样化选择有利于营养平衡,建议采购烹调油时适当调换品种。  4. 在外就餐和点外卖时注意选择低油菜品,主动提出少油需求,合理点餐,避免浪费。  5. 少吃油炸和高油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食品。  6. 除烹调油外,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宜多吃。吃畜肉宜选瘦肉,每人每周畜肉摄入不超过500克。  7. 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培养清淡不油腻的健康饮食习惯,超重肥胖、高血脂人群等更应控制脂肪摄入,做到食物多样、合理膳食。  最后,神经内科周君主任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个醒,除了减少油脂摄入外,还应定期体检,排查是否存在尚无症状的病灶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一旦无明显诱因出现单侧肢体乏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患上脑卒中的可能性,立即拨打“120”急救,尽快送至具备脑卒中救治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发布了文章

弘扬感控文化护佑医患健康|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举办“爱院感致青春”演讲比赛

为弘扬医院感染控制文化,提高医院感控管理能力,激发全院医护人员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营造懂院感、学院感、爱院感、人人是感控实践者的良好氛围,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于5月15日举办了“爱院感 致青春”演讲比赛。上海蓝生脑科医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文琴、医疗管理部护理督导主任朱建英、医疗管理部护理总监周咏梅、医疗管理部副总监杨丽萍,上海天佑医院感控办主任张玲,医院总经理兼书记朱敏、院长项耀钧、副院长潘耀良,及部分科室负责人、各参赛选手、科室感控专员等100余人参加。医院院感科科长张珍珍主持比赛。▲ “爱院感 致青春”演讲比赛  首先,朱敏总经理作开场致词。朱敏总经理表示,医院历来重视院感工作,院感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确保医疗高质量运行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医院通过“建机制、定方案、严标准、强监管、促提升”,守牢院感防控的底线和红线。他希望通过开展此次演讲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进一步激发青年骨干参与感控工作的热情,夯实理论基础,掌握相关标准,落实各项制度,全力做好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朱敏总经理作开场致词  自比赛宣传发动以来,全院各科室积极响应,经过报名、初选,共筛选出17支队伍参见此次决赛。比赛现场,17支参赛队选手逐一上台演讲,选手们紧紧围绕主题,立足岗位实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感悟,用真挚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生动阐述了他们对院感工作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以铿锵有力的语言、饱满的热情讲述了一个个感控青年挥洒汗水、无悔青春的生动故事,展现了感控工作者积极向上、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引起了评委和观众的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 诸位选手演讲精彩纷呈  其中,神经外科6B病区参赛选手黄秀夫、张依莎用诗意的语言将科室日常院感防控工作娓娓道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以我之手,护佑患者”,他们展示了蓝十字医学青年的良好风范。神经外科6A病区参赛选手宣海霞在演讲中穿插了“七步洗手法”的现场演示和精彩的舞蹈表演,让人眼前一亮。神经内科4B病区参赛选手韩晓慧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从抗菌药物滥用与医院感染管理的角度带来深入思考,她知性大方,音色优美,让人如沐春风。其他选手的演讲也可圈可点,精彩纷呈。▲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会场效果四个方面进行现场评分,最终神经外科6A病区参赛选手宣海霞及参演团队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神经外科6B病区参赛选手黄秀夫、张依莎,神经内科5B病区参赛选手严敏荣获二等奖;神经内科3A病区参赛选手蔡小红、满田利,神经内科4B病区参赛选手韩晓慧,神经内科8A病区参赛选手段甫艳荣获三等奖。▲ 叶文琴副总裁点评  叶文琴副总裁表示此次比赛很成功,并充分肯定了大家的精彩演讲,参赛选手精神抖擞,注重个人形象塑造,演讲内容紧扣主题。她表示,此次比赛不仅能充分展现蓝十字脑科医院青年一代院感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锐意筑梦的青春风采,也是日常感控工作的缩影,是感控理念的宣传普及和提升,更是医院感控文化的展示,最后她对医院院感工作表示肯定。▲ 项耀钧院长发言  项耀钧院长表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是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手卫生是防控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希望大家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把感控理念根植于心,融入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全面营造爱院感、学院感、懂院感、人人争做感控责任者和实践者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强微观细节管理,末梢管理,临床一线管理,床边管理,每个人的管理,以实际行动共同筑起医疗质量的“安全线”,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与领导合影

发布了文章

喜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针灸对于经筋病的时效性研究”获市卫健委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

奋楫扬帆科研路,守正创新谱新篇!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再传捷报,医院承担的“针灸对于经筋病的时效性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4QN120),成功入选2024-2025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计划。▲ 上海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相关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发布2024-2025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经过对各申报主体推荐项目进行形式审核、专家评审及最终审定,确定161个项目列入2024-2025年度中医药科研计划。立项项目中,包括平台支撑类项目12项、青年引导类项目128项、保健医疗类项目21项。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承担的“针灸对于经筋病的时效性研究”科研课题,此次被列入“青年引导类”项目,并根据专家评审情况确定资助经费。▲ “针灸对于经筋病的时效性研究”被列入科研计划  据悉,“针灸对于经筋病的时效性研究”由医院中医科作为主要负责部门。中医科副主任赵宇兰医生负责课题的设计、研究,课题组成员的培训、统筹、协调,结果的统计分析,论文的撰写等工作。项目团队共有8名成员,平均年龄38岁,涵盖了高级、中级、初级职称(职务)。▲ 赵宇兰医生为经筋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赵宇兰医生介绍,经筋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也是针灸的优势病种。针灸时效性,是指针灸作用或效应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它是确立治疗时间和治疗频次的主要依据。针灸的留置时间、频次是针灸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因此,针灸对于经筋病的时效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以“专家建院、技术立院、创新兴院”为发展方针,致力于创建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脑科医院,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始终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先后设立学科建设专项基金,出台教学科研管理办法,设立院级科研立项课题、建立青年人才库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为人才搭建起成长平台,全院学术研究蔚然成风。  2019年以来,医院已累计有市级课题3项,区级课题2项,多中心合作课题5项,国际课题1项。  下一步,医院将持续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并且通过开展科研相关培训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环境,推进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科研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发布了文章

蓝图绘就鼓干劲唯实惟先谱新篇│医院召开等级评审及附属医院脱筹“双创”工作启动会

为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创建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脑科医院”的战略目标,5月13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等级评审及附属医院脱筹“双创”工作启动会在多功能会议室召开。蓝生脑科总经理刘轶永、副总裁叶文琴、生命科学院院长殷作明等公司领导 ,医院总经理兼书记朱敏、院长项耀钧等院领导出席会议,各科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护士长等120余人与会。会议由副院长潘耀良主持。▲ 潘耀良副院长宣读“双创”工作相关文件  会议伊始,副院长潘耀良宣读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关于开展等级医院评审及附属医院脱筹“双创”工作的通知》,详尽公布了“双创”工作组织构架、职责分工、推进计划、工作要求等关键要素的安排与布置。▲ 各条线职工代表作表态发言  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6A病区主任于耀宇、手术室护士长许洁、院感科科长张珍珍分别作为临床科室代表、护理代表、职能科室代表作表态发言。他们结合各自领域,从凝聚共识、立足本职、勇挑重担、带头落实、展现作为等方面进行分享,字字铿锵、句句提气,激情迸发、鼓舞人心。▲ 项耀钧院长作“双创”重点内容解读  项耀钧院长对标《上海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同济大学附属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双创”工作的要点、难点及对策进行了讲解,分析了评审标准的侧重点、医院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及攻克的难点,同时明确了各科室部门的工作目标,为“双创”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他指出,“双创”工作承载着医院乃至蓝生脑科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用志在必胜的信念、一往无前的勇气,争取早日拿下“双创”。▲ 朱敏总经理提工作要求  总经理兼书记朱敏要求全院干部职工必须充分认识“双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挑战性。第一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聚焦重点,精准攻关;第二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第三要紧盯目标,保持定力,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全院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JCI精神,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坚定信心、全力攻坚,戳力同心、再创佳绩。▲ 蓝生脑科总经理刘轶永作重要工作指示  蓝生脑科总经理刘轶永作重要工作指示,介绍了“双创”背景,传达了卓立强董事长关于“双创”工作的重要指示及要求,强调“双创”既是攻坚战也是荣誉战。他指出,“双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联动工程、攻坚工程和品牌工程,并提出四点宝贵建议:一要向“人”发力。秉持“人才是医院发展核心要素”的理念,进一步锻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二要向“质”提升。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专科水平,以“量变”积累力促“质变”飞跃。三要向“弱”攻坚。聚焦短板弱项靶向发力,制定周密计划精准攻坚,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四要向“责”压实。实行一把手工程,人人参与、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以责任压实牵动工作落实。  基于蓝十字既往“不落步子、不掉链子、不拖后腿”的工作作风,刘轶永总经理予以褒奖之际,更是激情饱满地表示,“相信在朱敏总经理和项耀钧院长的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蓝十字‘双创’一定能取得胜利!”  “大家有没有信心?”“有!”最后,在副院长潘耀良意味深长的追问下,全体与会人员掷地有声的回答声震彻会场。  蓝图已绘就,重任已在肩。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全体职工将聚力“双创”,奋力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发布了文章

精心护理,热心尽责!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护理门诊用心守护患者“生命线”

“护理热情暖人心,情深似海铭记心。”“5·12国际护士节”前夕,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PICC护理门诊收到一份深情的谢意。患者王先生经过半年多的导管维护,顺利完成治疗并拔管。拔管后,他带着感激之情来到医院为PICC护理门诊团队送上锦旗。▲ 患者送锦旗致谢PICC护理门诊团队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全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指通过外周静脉血管置入,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PICC置管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同时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导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成为了需要中长期输液的病人,尤其是肿瘤患者的最佳选择。因此,PICC也被患者称为“生命线”。  如何在留置过程中保护好这条“生命线”,导管的定期维护极为重要。“一般来说,PICC导管维护需七天一次,我们会为患者进行穿刺部位消毒、正压冲管、更换接头、更换敷料等维护项目;静脉输液港(port)的维护需要4周维护一次。专业的导管维护可以有效降低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局部皮肤过敏等并发症的概率。”护理部主任张秀娟表示,医院PICC护理门诊的开设极大方便了周边有需求的患者。  王先生是一名肿瘤患者,因为化疗放置了PICC导管。由于就住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附近,当了解到医院有PICC护理门诊后,遂定期来院维护。刚开始,由于王先生皮肤过敏较严重,穿刺周围皮肤溃烂,再加上他爱打羽毛球,容易导致导管脱出,给维护带来难题。经过护理门诊PICC专科护士李楠楠、赵得梅、陈婷婷、潘水云轮流的精心护理,结合药物治疗,王先生原先溃烂的皮肤终于恢复如初。经过半年多的导管维护,王先生顺利完成治疗并拔管。▲ 护士长李楠楠在为患者进行PICC置管  王先生表示,蓝十字医护人员的热心、耐心和专业的服务,让他倍感温馨。“我不幸患病,但有幸能在这里做导管维护,不仅离家近、环境好,还有你们这样一支资深的专业团队,总是不厌其烦地开导和鼓励我,增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王先生十分感激。  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满足医疗服务更高层级需求,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度和满意度,2021年1月份,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特开设护理专科门诊。目前开设的护理门诊由经专科适任培训获得资格证书的专科护士出诊,有PICC护理和伤口护理两个专科门诊。  目前,医院有取得上海市护理学会PICC维护与穿刺适任证书5人,取得造口适任证书1人,伤口适任证书4人。一批有资质的专科护士不仅奔走在临床,在护理门诊、会诊、查房、换药、慢性病管理等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居民就医更方便,还能降低负担。护士只有打针拿药作用的固有印象正在改变。同时,护理专科门诊也开启了护理服务由病房服务延伸到门诊治疗的新模式,对培训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业水平,提升护理工作内涵起到促进作用。

发布了文章

礼赞天使筑梦未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召开“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暨表彰大会

额冠燕尾,飘然一袭白衣提灯前行,耀然万盏灯火  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为继续传承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全面展现新时期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5月9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隆重召开“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暨表彰大会。  医院总经理兼书记朱敏,院长项耀钧,副院长潘耀良、周克祥,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吴春芳,副总经理吴启航等院领导出席大会。全院各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优秀护士代表等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国际护士节。本次大会由护理部主任张秀娟主持。▲ 护理部主任张秀娟主持大会  大会首先由张秀娟主任作2023年度护理工作汇报。她向全院护理同仁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向一如既往支持护理工作的院领导、科主任和职能科室负责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里,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护理工作成绩斐然:迎接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督查,荣获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护理质控优秀单位;迎接市质控质量督查,成绩名列前茅,在区质控护理质量督查中则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迎接同济大学教学评估,顺利完成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筹)教学复评审。  为纪念上海护理百年历程中的感动瞬间,弘扬传承护理职业精神,医院护士参加了上海市护理学会组织的护理故事演讲比赛,与多家三甲医院同台竞技。最终,从111项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现场演讲,荣获三等奖。2023年,医院还抽调护理精兵强将,参加了闵行区“5.12”国际护士节护理技能竞赛,CPR荣获一等奖、静脉输液荣获三等奖,团队荣获二等奖;参加公司“5.12”国际护士节“天使杯”竞赛活动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开展鼻胃肠管置入等护理新技术、业务,造福了大量有需要的患者。取得多项新型专利,发表多篇论文,进一步完善了护理科研建设。全年共选送17人外出学习培训,均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相应证书,进一步加强了护理团队能力,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院领导为“优秀护士”及科普大赛获奖者颁奖  会上,潘耀良副院长宣读了2024年度医院“优秀护士”表彰通报、医院护理科普大赛获奖名单。王缘等十名护士荣获2024年度医院“优秀护士”,科普情景剧《滚蛋吧!跌倒君》等6个参赛作品分获医院护理科普大赛一、二、三等奖。与会领导现场为获奖者颁奖。▲ 获奖名单  项耀钧院长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向全体蓝十字护理同仁致以节日问候,对大家为医院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向获奖的个人和集体表示热烈祝贺。▲ 项耀钧院长讲话  项耀钧院长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蓝十字护理团队对医院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在护理质控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他特别指出,相较而言,要做好脑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和服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医院护理骨干队伍快速成长、成绩突出,已基本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硬、服务意识强的专业化团队。他希望全院护士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深入推进优质服务,拓展护理服务内涵,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总经理兼书记朱敏代表医院党支部、工会、团支部以及领导班子,向在岗位上辛勤耕耘的的护理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他表示,“5•12”国际护士节历史悠久,这个节日不仅是对全球护士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颂。▲ 朱敏总经理讲话  朱敏总经理寄语广大蓝十字护理人,一要坚定信念,提高站位。要牢记初心使命,努力务实践行,精益求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二要深化服务内涵,提升就医体验。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遗余力地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三要锐意进取,提升学科竞争力。要紧盯护理学科前沿动态,用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品尝蛋糕,分享节日的喜悦  最后,伴随着温馨的音乐,在场的院领导、科主任、护士们共同品尝节日蛋糕,庆祝表彰大会在热烈愉快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发布了文章

六旬男子罹患复杂动脉瘤合并血管重度狭窄,席刚明教授团队介入治疗化险为夷

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合并存在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狭窄,其实并不偶然。虽然颅内动脉瘤与动脉狭窄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近年来被认为具有相同的致病因素(如高血压、吸烟、饮酒、年龄、性别等)。同时,动脉狭窄导致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的诱因之一。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或共患病,脑出血与脑缺血风险叠加起来,的确会增加疾病风险,同时增加处理的难度。  六旬的山东患者赵先生因频繁头晕去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他同时患有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和左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由于病情棘手,辗转求医未果。最终,经在上海当医生的表叔推荐,他慕名找到擅长血管介入治疗的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最终,席刚明教授团队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顺利行血管开通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为他一次性解除动脉堵塞及动脉瘤破裂风险。▲ 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在为患者手术  复杂动脉瘤合并血管狭窄,病情棘手  入院后,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段多发动脉瘤,同时左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眼动脉段狭窄,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席刚明教授指出,从治疗的原则上这两种疾病是相互排斥的,血管狭窄的治疗需要进行单抗甚至双抗的一级卒中预防,也就是抗血小板治疗;而动脉瘤的治疗不能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因为一旦动脉瘤破裂,之前的抗血小板治疗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造成出血增加,所以治疗便成了一个“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  患者病情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同时存在多支脑血管狭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也必然逐渐加重,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势在必行,同时颈内动脉已经出现了重度狭窄近闭塞,因此必须“架桥”,让血流重新供应大脑半球;但是复杂的是,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段多发动脉瘤瘤体角度刁钻,形态不规则,随时都有可能破裂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这个雷也必须得“拆”。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神经内科4A病区副主任王贵平博士会诊后决定,通过一次介入手术,解决脑血管狭窄的同时处理动脉瘤,将“复杂”的病情“简单”化,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同时避免分期手术带来的一系列创伤。 ▲ 颈动脉狭窄合并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段多发动脉瘤  迎难而上,顺利解除危机  术中,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先对左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处进行开通治疗,在保护伞下经过多次球囊扩张后,顺利释放支架于左颈内动脉起始段至左颈总动脉末段,造影见狭窄明显改善,顺利开通血管。  接下来,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段多发动脉瘤处理极具挑战。由于C5、C6、C7段血管极度迂回曲折,类似“N”形,从C4、C5到C6之间的血管约成45°锐角,从C6至C7之间又是约30°锐角,可谓“山路十八弯”,而导丝又是极软,每向前推进一毫米,都非常艰难。这种介入手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如果支架贴合不好,打开不良,还需要用导丝蠕动“按摩”,让支架重新回到血管壁上。  术中,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克服血管迂曲困难,经过多次尝试,多次球囊扩张、“按摩”后,最终顺利释放密网支架至左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左颈内动脉床突段、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造影及3D造影见,动脉瘤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左颈内动脉、左大脑前动脉显影可,载瘤动脉通畅,获得了理想的血管重建。复查造影,左颈总动脉造影见左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左大脑前动脉显影可。CT见支架打开贴壁满意,XperCT未见颅内出血,手术圆满完成,顺利拆除“不定时炸弹”并打通大脑生命线。▲ 血管极度迂曲,为手术带来挑战▲ 颈动脉重度狭窄解除,打通大脑生命线 ▲ 顺利拆除“不定时炸弹”  术后,患者顺利苏醒,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头晕症状明显改善。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发布了文章

喜报│医院吴春芳同志荣获闵行区企业“最美工会主席”称号

5月7日下午,“以平凡敬不凡”闵行区七宝镇总工会“五一”特别庆祝活动在上海七宝文化中心举行。会上对2023年“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站点”、“闵行当代工匠”,2024年闵行区企业“最美工会主席”、“优秀工会之友”等进行了表彰颁奖。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吴春芳同志荣获2024年闵行区企业“最美工会主席”称号。▲ 吴春芳同志(右)上台领奖▲ 2024闵行区企业“最美工会主席”奖牌  心系医院 情聚职工——吴春芳同志先进事迹侧记  吴春芳同志是一位尽职担当、真抓实干的好领导,也是一位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会主席。他心系医院、情聚职工,将工会工作同岗位职责紧密结合,在主持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注重发挥工会组织桥梁及纽带作用,为提升员工福祉和实现员工价值而不懈努力。  吴春芳同志以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坚持以职工为本,保障职工权益,广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医院的民主管理,为医院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积极建设“职工之家”,开放了职工阅读室,设置了职工活动场地,购置了乒乓球桌和卡拉OK音响设备,组建了文艺社、“蓝色梦幻”合唱团、乒乓球社等兴趣社团。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医院发展。▲ 关爱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持续纵深推进员工满意工程,落实员工体检、旅游、节日慰问、困难职工帮扶基金、集体生日会等福利举措,对员工工作、生活及家庭关怀备至,让员工能“后顾无忧”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绽放异彩  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及培训,提高职工专业素养与技能;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上级工会各项竞赛活动并屡次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现昂扬风采。▲ 注重职工思想引领及责任担当  同时,吴春芳同志关心职工个人成长、注重职工思想引领及责任担当。不仅坚持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组织理论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素养,还组织号召医护职工服务社会、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荣誉满满、硕果累累  多年来,院工会在吴春芳同志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医院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工会职责,促进了医院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医院先后获得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优秀会员单位”,连续两届获得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单位、连续四届获得闵行区文明单位等荣誉。院工会获得闵行区“先进职工之家”,党支部书记朱敏同志获得闵行区“最美工会之友”和“员工信赖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吴春芳同志在2023年当选为闵行区社会医疗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与会领导、获奖人员等合影  “很荣幸被授予2024年闵行区企业‘最美工会主席’称号,这既是对我辛勤努力及工作成绩的认可和肯定,也是责任和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践行‘做有温度的工会工作,建有温度的医护之家’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加扎实的工作竭诚服务职工,凝聚奋进力量,让工会工作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价值。”医院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吴春芳同志说道。

发布了文章

优质服务字句显真情服务暖人心神经内科3A病区团队收获患者深情谢意

“经过周君主任等医生的精心治疗,让我一个坐救护车、躺着进医院的病人,到能扶着栏杆行走的健康人……” 4月15日,神经内科3A病区团队收获一封手写的感谢信。患者韩老伯及家属用平凡又不平凡的细节,诠释着对医院和周君主任团队的信任和感激。感谢信     尊敬的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领导:  我是贵院3A病区住院病人韩老伯,去年11月6日由周君主任安排住院治疗。  说来我的病是从去年9月开始的,先是右手右脚有些麻木,到上海某三级知名医院看急诊,后又住了两次院,通过多次检查、造影、球囊扩张、用进口药水……但什么方法用了都不管用,而病情却越来越重。为此,自己曾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  就在我躺在病床上,不能坐更不能站起来时,通过其他专家介绍,找到了贵院周君主任。  周主任先是请了医术高超的席刚明主任为我做手术。席主任在看了片子后,立即制定手术方案。手术那天,造影、球囊扩张、装支架三台手术一气呵成。虽然手术难度很大,但手术很成功,使我获得了新生。  接着,周主任又安排了专业的康复、针灸、杵针推拿医生为我治疗。  刘爱文是我的康复治疗师。她耐心、细心,为我精心设计了一整套的康复治疗方案。我是病人中的老大难,因为两年半前我曾脑梗导致左边手、脚偏瘫,留下了后遗症。刘爱文一步一步帮我康复,为了纠正我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她先是晓之以理,告诉我不正确的走路姿势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接着又告诉我肌肉记忆需28天,因此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宁可少走路,也要先把姿势练好。然后,她经常蹲下身子,帮我纠正姿势,常常累得满脸是汗。有时,她还要拍下一些我康复时的小视频,让我看自己不足的地方,再讲解正确的走路姿势。在她一次又一次地耐心指导下,我终于有了突破,走路姿势比较正确了。这时,她又经常鼓励我,使我这个80岁的老人重拾信心。我今天能有这样的较正确的走路姿势,与刘医生的耐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其次,是杵针推拿的覃佳雨医生。她对待病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和蔼可亲,满脸笑容。每次康复后,觉得累的时候,她帮我推拿放松。最令人感动的是我康复没多久,因右手拄扶杆时,胳膊受伤了,疼痛难忍,手臂不能动,不能抬,一碰就疼。小覃医生知道后,比我还着急,总是着重推拿疼痛的胳膊,在她的精心治疗下,胳膊很快得到好转。  再次,是针灸姜华医生,每次都能运用娴熟的手势为我扎针。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因我针灸时动了一下,姜医生拔针时发现脸上的一枚小针掉了,就对我们说一定要把针找到。见我们找不到很着急,又安慰我们说,只要身上、衣服上没有就没事。我们翻遍床上、身上都没有,地上也没有。不料,到下午姜医生又特地来到病房找针,终于在床架边上找到了,她这才安心离去。小小一枚针,反映出姜医生对待病人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生怕小针扎到病人身上。  最后,要说的是吴晓玲主任助理,她是第一个接我进医院的工作人员。每次来到3A病区,就要来看望我。她的一句亲切的问候和一个甜美的微笑,给病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在我住院的五个多月里,经过周主任、李江涛主任、庄乾震医生,还有刘医生、覃医生和姜医生的精心治疗,让我一个坐救护车、躺着进医院的病人,到能扶着栏杆行走的健康人。  但我也不能忘记为我们病人付出辛勤劳动的医护(护理)人员。她们在武玉燕护士长的带领下,每天为病人测量血压和血糖、送药、挂水……默默无闻地为病人服务。每天累得腰酸背痛,满脸是汗。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武玉燕、徐子萱、李慧、赵玉婷、乔印凤等护士照顾病人总是和蔼可亲,给病人带来不少安慰。  为此,我在这里衷心感谢医院,感谢3A病房的周主任和其他医生,感谢为病人尽心尽职的3A病房护士站的护理人员!3A病区XX床病人 韩老伯2024.4.15  探究真相 揪出背后“元凶”  年逾七旬的韩老伯(化名)2021年患脑梗死遗留左侧偏瘫,靠助行器行走。去年10月,他在家中突发双侧肢体乏力,家人将其送至就近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予以相应治疗。  因四肢失去活动能力,患者卧床不起,心情十分低落。为进一步治疗,患者来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  神经内科3A病区周君主任详细了解病史,查体,并为韩老伯完善相关的检查。头颅MRI示:脑干及双侧大脑半球多发陈旧梗死灶,左侧胼胝体、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及额叶多发梗死灶,偏亚急性期。脑动脉硬化,颅底动脉多发不同程度狭窄(左侧颈内虹吸段为著)。 ▲ 头颅MRI示:左侧多发梗死灶,左侧颈内动脉狭窄  周君主任表示,从影像学上,患者左侧脑室旁散在多个新鲜梗死灶,呈比较典型的“分水岭样梗塞”表现。分水岭样梗塞(Watershed infarction,WI),是指发生在脑部两条主要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的脑梗死,多发生于脑部较大动脉供血交界区。  韩老伯的新发病灶处在左侧颈动脉供血支配范围内,符合因左侧颈内动脉狭窄而造成脑组织缺血表现,需要针对这一引起脑梗的病因,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  精心介入系统治疗 助患者重拾信心  周君主任立即与医院学术副院长兼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针对患者病情开展了讨论评估,由席教授为患者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可见左颈内动脉眼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程度约高于80%)。随后,4A病区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为患者开展了左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手术,手术过程顺利。▲ 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为患者手术  术后,患者安返3A病区,周君主任着重针对韩老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等情况,联合康复医学科、中医科、高压氧科等科室,为患者制定了涵盖药物对症治疗、运动康复治疗、杵针推拿、高压氧治疗等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力求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周君主任主持病情讨论  而正如韩老伯在感谢信中所描述的,从科室主任周君到管床医生、从护士长武玉燕到值班护士、从康复治疗师到杵针(医生)……韩老伯在住院期间,不仅切身体会到了医护各环节的专业和敬业,还额外体会到了如同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  康复治疗师刘爱文坦言,韩老伯在这次发病前就曾脑梗过,本来走路就不利索。刚来医院时,他不仅无法行走,情绪上也非常消极悲观,觉得自己今后的人生可能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时不时闹点小情绪。▲ 工作中的康复治疗师刘爱文  手术后,韩老伯的病情日渐好转,但他觉得恢复得有点慢,有时心情比较急躁。于是,周君主任和武玉燕护士长带领的医护团队,以及康复治疗师刘爱文等不仅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持续完善治疗和康复方案,还重点给予老人心理上的关爱照护,让患者远离负面情绪,为最终康复出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饱含真情的感谢信,是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充分肯定,代表着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感激,也象征着医患之间的深情厚谊。周君主任表示,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患者在自己的辛勤工作下,能够顺利康复出院。感谢信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期望、一份鞭策和一份信任。  正如周君主任所言,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全体医务人员秉承“满意是基础,感动是目标”的服务理念,将永葆初心,持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发布了文章

勇担使命医心护航|医院收到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团工委感谢信

4月30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收到了共青团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工作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对医院及医疗保障队为其“五四”青年节主题野外拓展拉练活动提供医疗保障,用敬业专业和担当奉献确保了活动的圆满举行表示衷心感谢与赞扬。▲ 感谢信  信中提到,4月26日,医院医疗保障团队赴上海辰山植物园保障特警总队150名队员开展野外拉练。期间,医院骨科邢斐主任和护士张依沙随队参演,主动克服气温高、山路陡、点位散等困难,用精致、细致、极致的工作作风,积极担当作为的良好风貌,展现了新时代医疗工作者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的奉献精神,为活动圆满举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信中还表示,希望医院在今后工作中,能够继续支撑配合,共同努力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活力上海贡献医警力量。  ▲ 4月26日活动现场,上海市特警总队团工委书记项熠乾慰问蓝十字医疗保障队并合影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始终秉持“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患者”的理念,以担当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过去几年,医院还先后承担了中国武术散打俱乐部超级联赛、浦江郊野公园越野挑战赛、星乐家园(自闭症儿童)——上海市第四届星乐秋季趣味运动会、“牵着蜗牛去散步——环保之旅”等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受到多方肯定和赞扬。  这是一封沉甸甸的感谢信,不仅是对医院专业服务和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医”心为警、奉献担当的鞭策和激励。未来医院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如既往以实干笃行践行初心使命,为平安上海、活力上海和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发布了文章

五四青年节——致全院青年的一封信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五月燃激情,青春正芳华。值此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党支部向全院奋战在各个岗位上的团员青年们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和诚挚问候!  回望百年,青春向党!  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暨建团102周年。百余年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薪火传承、历久弥新,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勇立潮头,唱响嘹亮的青春之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院广大青年接续奋斗、奋楫争先,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特别是过去一年,广大青年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在医疗服务、技术科研、文明创建、志愿奉献、安全生产等各领域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展现了青春风采,彰显了青春力量,有力推动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长足进步。“2021—2023年度闵行区文明单位(连续四届获此殊荣)”、“闵行区企事业单位疫情防控先进集体”、“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单位”、“国际医疗旅游试点示范基地”,再获国家行业评价“3A五星”......每一份成绩、每一项荣誉都铭刻着全院青年奋斗的心血。  逐梦未来,青春无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殷切嘱托指引着我们奋斗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蓝十字人,“德信为本、精医于民、责任担当、追求卓越”院训院旨的传承,赋予我们奋勇搏击的力量。医院十余年的建设发展熔铸着广大蓝十字青年的奋斗求索与奉献担当。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医院的发展重在青年。当前,医院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和关键期,面临“双创(等级医院评审与脱筹评审)”等多项重点工作,迫切需要广大青年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需要你们继续弘扬五四精神,勇担医院建设时代重任,紧贴医院高质发展脉搏,以坚守理想的骨气、敢为人先的志气、迎难而上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努力创造无愧于青春、无愧于医院、无愧于时代的瞩目成就。  生逢盛世,青春有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对广大青年提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期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医院党支部将持续深入落实贯彻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青年工作,为蓝十字青年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青年朋友们,让我继续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负时代机遇,不负奋斗青春,志存高远,砥砺奋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有为青春在医院和患者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祝:五四青年节快乐!中共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支部委员会2024年5月4日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发布了文章

医“心”护航|医院受邀为上海特警总队“五四”青年节主题拓展拉练活动提供医疗保障

4月26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团工委组织特警青年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开展“弘扬五四精神,响应‘三爱’倡议,锻造新质生产力”野外拓展拉练活动。期间,参训特警青年144人需完成高空索降、标识弹射击等高风险的训练科目。凭借丰富的现场医疗保障经验和出色的创伤处理专业能力,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有幸被选定为拓展拉练医疗保障单位,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受到肯定。▲ 拉练开始前,特警青年和蓝十字医疗保障队现场集结  为更好地做好现场医疗保障,确保此次拓展拉练活动顺利进行。自接受邀请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遴选出经验丰富、专业对口的医生与护理人员组成医疗保障队。同时,对拓展拉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受伤情况做好预案,提前备好现场急救相关设备、药品及物品。▲ 蓝十字医疗保障队现场严阵以待▲ 精心准备急救药品箱  4月26日一大早,医院派出一辆救护车,在骨科邢斐主任的带领下,携带除颤仪、心电图机、简易担架、血压计、氧气等专业设备及药品等,早早到达活动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 上海市特警总队团工委书记项熠乾与蓝十字医疗保障队员合影  拓展拉练活动开展期间,医院医疗保障队全程在现场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身体不适及意外受伤的参训特警青年提供快速、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确保了拓展拉练活动的顺利进行。医院医疗保障队专业、敬业的表现得到认可,上海市特警总队团工委书记项熠乾专程到医疗保障点亲切慰问了医院医疗保障队全体并合影。▲ 参训特警青年队员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始终秉持“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患者”的理念,坚守初心使命,奋勇担当作为。过去几年,医院以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及专业的医疗保障水平,出色完成了中国武术散打俱乐部超级联赛、浦江郊野公园越野挑战赛、星乐家园(自闭症儿童)——上海市第四届星乐秋季趣味运动会、“牵着蜗牛去散步——环保之旅”等活动的现场医疗保障工作。  本次,医院圆满完成上海市特警总队野外拓展拉练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不仅进一步锻炼了蓝十字医疗团队的应急保障能力,更展现了蓝十字人的责任担当,为医院“德信为本、精医于民、责任担当、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再添绚丽一笔。

发布了文章

频繁意识丧失竟是颅内藏“鸭蛋”显微外科手术助六旬女患者顺利康复

突然“两眼一黑”失去意识,不一会儿又恢复正常——3月以来,年逾六旬的章女士(化名)身上多次发生蹊跷“怪事”。去医院后,意外查出颅内藏着一枚鸭蛋大的脑膜瘤。近日,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于耀宇、沈建康主任团队历时6小时,顺利切除肿瘤,患者化险为夷。  无诱因意识丧失 查出了脑肿瘤  患者章女士今年65岁。从2024年3月起,多次无明显诱因出现的意识丧失,打破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发作时,章女士会突然“眼前一黑”没了意识,好在持续时间并不长,从几秒钟到数十秒不等。“恢复后感到手脚麻木,但没有明显头晕头痛的感觉。”章女士表示。  随后,章女士前往当地医院检查头颅CT,意外查出了右侧额叶占位病变伴脑水肿。患者远在新疆,经亲友推荐,章女士了解到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神经外科6A病区主任于耀宇,及神经外科团队在颅脑肿瘤规范化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便与于耀宇主任取得联系。在于主任悉心安排下,患者不远千里,慕名来到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于耀宇主任为章女士完善检查。头颅MRI增强示:右侧额叶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影,边界不清,最大直径约5.6cm,大小与鸭蛋相仿。病灶周边有大片水肿信号影;邻近大脑脚、胼胝体及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左偏。 ▲ 肿瘤大小与鸭蛋相仿  结合影像学检查和患者症状表现,于耀宇主任与神经外科主任沈建康等开展严谨细致的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评估后,一致认为,患者右侧额叶大面积占位;中线结构偏移,高颅压伴脑疝形成,考虑侵袭性脑膜瘤可能大(不排除恶性肿瘤),若不尽快手术切除,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6小时手术全切肿瘤  患者手术指征明确,未见明确手术禁忌。在进一步完善手术预案,并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于耀宇主任和沈建康主任联手,为章女士开展了肿瘤切除手术。▲ 于耀宇、沈建康主任联手开展肿瘤切除手术  神经外科团队按照预定方案,在蔡司显微镜(双荧光)辅助下,充分显露肿瘤边界后,仔细分离肿物周边密集的神经血管,逐步分块切除肿物及附着的硬膜。在确保重要功能组织和动脉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经过6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将肿瘤予以全切,同时完整地保留了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 术后影像,肿瘤已切除  手术顺利完成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监护病房。留取病理标本送检,确定为脑膜上皮型脑膜瘤(WHO I级),为良性肿瘤。▲ 病理分析确定为脑膜上皮型脑膜瘤(WHO I级)  于耀宇主任介绍,脑膜瘤通常生长慢病程长,早期可无明显体征表现。但其呈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癫痫为首发症状,也可因肿瘤生长于不同的脑功能区,压迫到神经和重要血管,出现视觉、听觉、嗅觉及肢体运动障碍等不同体征表现。  发生于额叶部位的脑膜瘤,除了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可出现精神改变、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意识障碍或意识丧失(多为一过性),以及癫痫、锥体束损害、额叶性共济失语等症状。  不过,大家也不必谈“瘤”色变。于耀宇主任表示,目前,就像本例脑膜瘤手术达到肿瘤全切,目前大多数低级别脑膜瘤患者通过手术全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  个别不能全切的脑膜瘤,通过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亦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因此,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应及早就医检查诊断,积极干预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发布了文章

七旬老知青突发脑梗万里奔赴求医蓝十字,席刚明教授团队介入治疗及时化险为夷

近日,一位上海兵团知青在新疆突发脑梗(颈动脉闭塞),情况危急,最终经飞机辗转,跨越万里,从中国西北边境奔赴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求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带领医护团队全力以赴,顺利行介入治疗,成功开通闭塞大血管,及时化险为夷。▲ 席刚明教授团队在为患者手术  兵团老知青突发脑梗昏迷  据《央视新闻》报道,从上世纪五十年代 开始,无数热血青年陆续从全国各地奔赴新疆,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从1961到1966年间,12.7万知青陆续从全国各地奔赴新疆,支援国家建设。这其中,仅上海知青,就有9.6万人。  今年已年过七旬的上海人王老先生就是其中一员。1964年,刚初中毕业年仅15岁的王老先生就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满腔热血踏上奔赴新疆的火车,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一直工作到退休,才返回上海定居。由于外孙落户在兵团,目前在当地读高中,正是学业紧张时刻,因此王老先生便开始了新疆、上海两地跑的生活。  今年3月5日下午,王老先生在新疆陪伴外孙时突发脑梗。王老先生介绍,当时他和外孙准备下楼,突然两眼发黑,猛地摔倒在地;头昏明显,感觉心慌,出汗;挣扎着站起来后行走不稳,再次摔倒,陷入昏迷,呼之不应。外孙见状,急忙呼救,邻居闻讯后急忙打120送至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延髓小斑片稍高密度影,左侧额页斑片稍高密度影,当地医院考虑颅内多发缺血性病变。经过治疗,王老先生虽然苏醒过来,但是相关症状未明显改善,头昏、行走不稳依旧,精神差,进食差,并且出现头向右侧转动时,出现头晕,左侧颈部僵硬感。“上海医疗水平高,快回上海治疗,不要耽误!”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来自辽宁的援助专家建议及时返回上海救治。▲ 突发脑梗,万里奔赴求医蓝十字  颈动脉闭塞十分凶险  听了专家的话,王老先生立马想起在上海的老朋友——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遂立即联系席教授,并在女儿陪伴下赶飞机回上海。此时,一段往事浮现在王老先生脑海,令他懊悔不已。原来,王老先生和席教授是老相识了,十年前王老先生在找席教授看病时就被告知自己颈动脉狭窄,当时席教授就建议他做介入治疗,但是王老先生一直害怕介入手术,遂一推再推,不想造成如今严重后果。  席刚明教授介绍,颈动脉是一个血液流向大脑的通道,对大脑正常功能的维护有着重要意义。因各种原因造成该通道内部管径变小时,就被称作颈动脉狭窄。在引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狭窄最不容忽视。临床统计显示,60%以上的缺血性卒中由颈动脉狭窄造成,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因此,中老年人必须护好颈动脉。  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可分为四级。狭窄率在50%以下为轻度狭窄,50%~70%为中度狭窄,70%以上为重度狭窄,狭窄率达到100%则是颈动脉闭塞,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引发急性脑梗,严重者可能致残甚至致命。  仔细分析评估,制定手术方案  既往病史显示,王老先生有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有冠心病史,血管硬化狭窄病史等。患者入院后,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双侧颈动脉多发斑块形成(左侧颈外动脉重度狭窄)。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腔梗及缺血灶,右侧枕叶及左侧顶叶皮层下新鲜灶;左侧基底节区脑血管病变后遗灶;MRA显示,脑动脉硬化,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偏细,颅底动脉多发不同程度狭窄。头颈部CT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多处血管狭窄。经过系列检查,诊断考虑为“症状性左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  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神经内科4A病区副主任王贵平博士经过会诊认为,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梗死系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所致。颈内动脉是脑血管的主干道,若放任颈内动脉闭塞不管,意味着王老先生今后再次中风的风险较高。考虑患者有急性梗死,血管再通治疗容易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引起脑出血,建议3周后等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闭塞再通治疗。▲ CT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迎难而上,打通大脑“生命线”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属于非常规手术,手术难度大、术中发生不可预知情况多、手术风险高,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存在着如术中栓子脱落、再灌注出血、医源性夹层、开通失败、术后再闭塞等手术风险。  经过仔细、严谨的评估,并征得了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近日,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在医护团队协助下为患者进行了左颈内动脉闭塞开通术+脑保护伞下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球囊扩张术+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显示,左颈总动脉起始段、下段中度狭窄,左颈外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左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远端颈内动脉缓慢显影至眼动脉;左椎动脉、左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显影,左椎V4段经侧枝向左侧枕动脉代偿供血至左颈外动脉;右颈内动脉起始段轻度狭窄。  术中,超滑导丝、多功能导管经过反复尝试顺利通过左颈内动脉起始段,到达左颈内动脉远端显影段,路图见远端血管通畅,左大脑中动脉显影;随后,微导丝经多功能导管置于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经微导丝送入保护伞至左颈内动脉岩骨垂直段并释放,再沿保护伞微导丝送入4x30mm球囊于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给予球囊扩张,撤除球囊后造影见左颈内动脉起始段再通,左颈内动脉、左大脑中动脉显影;最后,送入9x50mm支架,释放于左颈内动脉颈段至左颈总动脉末段,造影见左颈内动脉起始段显影明显改善,左颈内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显影可,行3D造影见左颈内动脉颈段显影改善。行支架CT见支架成形可,行XperCT未见颅内出血。▲ DSA确诊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 左侧颈内动脉闭塞顺利开通  手术圆满完成,席刚明教授团队、麻醉科团队及导管室团队通力合作,耐心、仔细地克服了手术的所有难点。左颈内动脉从“无”到“有”,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顺利为患者解除危机。  术后,王老先生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头晕、行走不稳、颈部僵硬感消失,肢体活动自如,说话流利,对答如流。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发布了文章

【公告】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2024年“五一”劳动节假期门、急诊安排

“五一”国际劳动节   为更好满足广大市民朋友的就医需求,根据国务院有关法定假日安排的规定,结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实际情况,2024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月1日—5日)期间医院门、急诊照常开诊。具体排班公告如下:   门诊专家排班   温馨提示:有就医需求的市民朋友们,请提前安排好就诊时间。预约就诊,错峰就医,看病不耽误。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注:实际门诊安排请以当日排班为准)   值此“五一”劳动节之际,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向所有辛勤奉献的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祝大家“五一”快乐!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发布了文章

选拔优秀,激励前行|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举办“5.12国际护士节”优秀护士等评选擂台赛

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充分激发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热情,表彰奖励在护理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根据公司文件要求,4月22日,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举办了2024年“5.12国际护士节”优秀护士、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擂台赛。医院院长项耀钧、副院长潘耀良、副院长周克祥、副总经理吴春芳、护理部主任张秀娟、护理教研室主任杨丽萍及总护士长担任此次擂台赛评委。张秀娟主任主持擂台赛。▲ “5.12国际护士节”优秀护士、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擂台赛▲ 张秀娟主任主持擂台赛  本次优秀护士、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选工作自下而上,逐级推荐,最后经过综合评定,共有27名护理骨干脱颖而出参加了此次评选擂台赛,其中优秀带教老师候选人7名,优秀护士候选人20名。  现场参赛的竞选者,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展示了蓝十字护理工作者良好风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前半场是带教老师竞选述职,7位带教老师,立足各自护理岗位,结合科室专业特色和护理教学特点,从实用性、科学性等方面选取有针对性的主题,运用PPT演示分享在临床带教工作中的经验和亮点,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精准生动的语言,由点及面,层层推进,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多样的临床护理带教技能、方法,充分展示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的师资风采。▲ 参赛的竞选者,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后半场是优秀护士竞选述职,述职人员大多是在脑科医院工作多年的护理骨干,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她们以PPT汇报形式,围绕个人介绍、个人荣誉、工作亮点、工作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她们精神饱满、沉着自信,3分钟的精彩演讲诉说着自己在蓝十字的成长经历,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水平,精彩的演讲赢得台下评委的阵阵掌声。▲ 项耀钧院长点评▲ 与领导合影  竞选述职后,项耀钧院长进行了点评。项耀钧院长对大家的竞选述职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其中不足之处。最后,项耀钧院长对护理团队为医院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他勉励大家,要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继续加强护理工作创新,提升临床科研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推动医院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公司文件,本次擂台赛将评选出6名优秀护士、5名优秀带教老师上报公司医疗管理部参加公司先进个人评选。

发布了文章

喜报︱我院积极参与闵行“医保政策知识竞赛活动”并荣获多个奖项

为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进一步营造定点机构工作人员“学法、懂法、用法”和自觉维护医保基金合理安全使用的良好氛围,闵行区医保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闵行医保集中宣传月——医保政策知识竞赛活动”。  此次竞赛题目涉及面广泛、内容丰富,十分考验医院对医保政策、管理、支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掌握程度。自4月8日活动启动以来,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组织职工踊跃参加线上竞赛,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热烈氛围。  据主办方统计,全区共有65家医疗机构,341家定点零售药店,共计9857人次参加了本次线上竞赛。经过五天激烈的比拼,包括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在内的9家医疗机构,6家医药连锁公司药店突出重围,进入到最终线下决赛。▲ 杀进决赛,现场PK  在4月18日、19日进行的决赛中。经过层层PK,最后分别决出了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一、二、三等奖。▲ 上台领奖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由张珍珍、张雨萌、杨琴琴组队出战,在决赛中获得定点医疗机构三等奖;财务科樊春霞科长、医保办陈琴湘科长则分获定点医疗机构个人一、二等奖。   医院医保办陈琴湘科长表示,通过此次竞赛活动,全院职工对医保政策进一步温故而知新,可谓一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知识盛宴。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维护基金安全关乎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权益和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自纳入医保系统、成为医保定点医院以来,始终严格遵循《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的要求开展医保工作,并将医保工作纳入医院既定的发展战略中。  医院立足长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一以贯之严格执行医保政策法规。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和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医院将以此次竞赛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医保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医保法规政策培训学习,强化医保管理意识,时刻紧绷医保安全这根弦。

发布了文章

国际学术交流│第六届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医学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雨润百谷,万物生长。4月19日晚,时值谷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下称UCM)—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下称蓝十字)第六届神经医学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多名国内外神经医学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前沿进展,探讨学术共识,提高临床水平。 ▲ 会议线上、线下同频开展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频模式开展。UCM国际项目市场部裵荣柱总监、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Pete Warnke博士、神经病学Kaitlin M. Seiber博士、蓝十字神经内科任明博士线上与会。上海蓝生脑科医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生)脑病研究院院长殷作明、副院长戴辉,董事长助理王小红,上海天佑医院执行院长王强,蓝十字总经理兼书记朱敏、院长项耀钧、副院长周克祥、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吴春芳、副总经理吴启航、神经外科主任沈建康、学术副院长兼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神经外科6B病区(脑复苏中心)主任潘仁龙、神经内科王贵平博士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UCM及蓝十字五位专家学者作精彩的主题报告。蓝十字及蓝生旗下医院医护骨干代表120余人与会,近4000人线上观看了直播。蓝十字副院长潘耀良、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6A病区主任于耀宇及UCM Pete Warnke博士共同主持会议。   论坛开幕 忆昔论今 ▲ 项耀钧院长致开幕词   论坛开幕,项耀钧院长发表致辞,诚挚感谢莅临会议的专家、领导、嘉宾及线上参会的同道。项院长着重强调了蓝十字步履不停、坚持举办论坛所承载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的成效,不仅常办常新,激荡新思,为临床提供实战策略,也使蓝十字自身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他表示,蓝十字将继续深耕推进与UCM的交流合作,让论坛办得更有内涵、更有意义,共同推动神经医学的发展,造福广大患者。最后,他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 裵荣柱总监介绍UCM情况(线上)   UCM国际项目市场部裵荣柱总监致辞,介绍了UCM在脑科神经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及全球化合作伙伴关系拓展现状,指出,在过去的五年里,UCM与蓝十字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视蓝十字为最重要的全球合作伙伴之一,开展了非常多的优质合作项目与交流,且于今年1月续签了合作协议。“蓝十字拥有先进的、国际化的项目及治疗理念,为患者带来福音”,他表示,期待继续深化推进与蓝十字的合作。   主题讲座 学术交锋 ▲ 蓝十字潘仁龙主任作主题演讲   蓝十字潘仁龙主任率先分享了《脑机接口认知评估辅助下的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治疗慢性意识障碍》主题报告,以蓝十字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基地、建立脑复苏中心为例,展示了创新技术与临床诊疗相结合的方法和应用成果,强调脑机接口认知评估辅助下的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应用前景广阔,为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希望。 ▲ UCM Peter Warnke博士作主题演讲(线上)   UCM Peter Warnke博士带来了“Brain Machine Interface–How to Become Biomimetic”的精彩报告,谈到应用脑机接口技术的仿生机械手,分享了团队所做的临床试验及取得的研究进展,指出,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机械手可以让因外伤或疾患致残的人获得趋近于自然手的再次活动能力,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蓝十字王贵平博士作主题演讲   蓝十字王贵平博士开展了《“零交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分享了“零交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及影像图示,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证实相比传统同类手术,“零交换”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可为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提供更为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 UCM Kaitlin M. Seibert博士作主题演讲(线上)   UCM Kaitlin M. Seibert博士围绕“An Update o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主题,结合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早期识别、临床诊断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内容,着重介绍了「仑卡奈单抗」新型药物治疗优势及局限性,详细解析了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使用建议。 ▲ 蓝十字于耀宇学术副院长作主题演讲   蓝十字于耀宇学术副院长进行了题为《烟雾血管病血运重建术后脑高灌注的临床处理策略》的专题报告,基于蓝十字详实的临床病例数据分析研究,深入剖析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脑高灌注的病理机制,分享临床处理策略,解读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 ▲ 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从前沿的研究进展到接地气的临床病例分析,从诊疗指南到临床实践,五位专家的分享视角多元、干货满满,为大家提供了沉浸式的学术氛围体验。学术交流环节,演讲专家和与会专家围绕演讲主题,就神经医学相关疾病诊疗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积极展开多层面的探讨交流,氛围热烈。   初心致远 使命笃行   UCM裵荣柱总监致闭幕词,认为本届论坛五位专家的演讲一如既往地精彩,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和智慧碰撞的机会。他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拓展知识经验交流分享的深度和广度,引进更多神经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继续携手蓝十字共同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学术会议与论坛,搭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 ▲ 朱敏总经理致辞   最后,总经理兼书记朱敏致词,对与会人员及幕后筹备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感谢,对论坛取得的良好成效表示肯定。“从2019年至今,举办了六届论坛,蓝十字始终秉持'医学无国界'的理念,携手UCM,致力于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患者。”朱敏总经理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德信为本、精医于民、责任担当、追求卓越”的理念,推动蓝十字与UCM的交流和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相信大家同心携手,必将为患者解除疾病负担带来新的契机,为神经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生命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论坛共历时3个小时,在互动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